其实成语故事中有许多是历史故事,介绍这些比单纯的历史的故事要好
天涯海角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
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
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都很早离开了人世。
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
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
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
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内助之贤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
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丈夫挥看马鞭,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
当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时,她就责他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
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显得很睛傲的样子,所以你不会发达,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我实在替你觉得难为情啊!”
御者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婴看见御者突然谦和起来,觉得很奇怪,问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说的一番话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
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
由这内助之贤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拙来,恭维人家有贤淑的妻子。
今日一般人对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都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称他有内助之贤。
火树银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约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
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 *** 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
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
他首先到郑善国。
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
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
聪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
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
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
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
他使继续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
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例如有几位科学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
这是一件危险而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
这种情况,便可说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适合小学生讲的宋韵故事有哪些
适合小学生听的历史故事如下:
1、沆瀣一气
唐人崔沆主乾符二年进士科考试,榜中录取考生崔瀣。同时被录取的同姓考生中,崔瀣最为崔沆相知。时人有“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之谣。后人因称气味相投为“沆瀣一气 ”。今多用于贬义。
2、名落孙山
吴地有人名孙山,为人滑稽多智。试期至,离乡赴他郡应举,乡邻中有人托其携子同往应试。试毕,乡邻子落第,孙山居榜末,先期回家。乡邻探询其子是否考中,他吟诗两句道:“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因称考试落第为“名落孙山”。
3、梁州梦契
元稹和白居易均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两人友谊深厚,常以诗文互相酬和,世称“元白”。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元和四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知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洒。
席间,白居易忽停杯道:“微之(元稹字)当已至梁州了。”随即题诗一首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作诗之日,元稹果恰至褒城旅次梦与白居易、李杓直同游曲江及慈恩寺,醒后作《梁州梦》诗云:“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曲江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两人遥隔千里,但神交若合符契。后人形容知友梦魂相交,常引此佳话。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下是适合小学生讲的几个宋韵故事:
1. 冯唐《醉翁亭记》故事
《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翁在醉翁亭上喝酒,遇到了一位年轻人,两人开始聊天。老翁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表达了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人们以启迪。
2. 郑板桥故事
郑板桥是明清时期的杰出画家,他善于描绘山水人物,他的画作深受人们喜爱。有一次,他在画桥的时候,被一位老人指出桥的一处错误,郑板桥非常高兴,因为他认为老人的指点是宝贵的教训。从此,郑板桥更加努力学习,画作也越来越好。
3. 王安石故事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任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被称为“王安石变法”。他的变法虽然受到了许多反对,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4. 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任职期间,改革了当时的政治制度,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适合小学生讲的几个宋韵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富有启示,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本文来自作者[是艳艳]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maipos.com/emai/54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是艳艳”!
希望本篇文章《给小学生讲的历史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其实成语故事中有许多是历史故事,介绍这些比单纯的历史的故事要好 天涯海角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 幼时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