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造甜味剂会加剧代谢病
人造甜味剂被普遍视作一种对抗肥胖和糖尿病的手段,比如木糖醇是人工甜味剂的一种,甜度为蔗糖的0.65~0.9倍,在人体中代谢不需要胰岛素,食用不会使血糖升高。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这些疾患在全球的蔓延。《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首次表明,甜味剂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加重代谢性疾病。
2、“洋快餐”影响大脑认知和记忆
人们都知道长期吃垃圾食品对身体有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去年一项新研究发现,垃圾食品吃一周后,记忆力就会受到损伤。药理学教授玛格丽特·莫里斯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这项新研究发现,吃一顿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糖的食物,可立即对大脑认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进而造成记忆损伤,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大脑海马区域炎症明显增加。发表在《临床检查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实验动物在摄入高脂饮食之后,下丘脑会受损。
3、可可豆能改善记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在可可豆里自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食用性黄烷醇能够逆转健康老年人出现的与衰老相关的记忆衰退。这项研究发表在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
不过研究者也提醒,当前大多数可可粉加工会将黄烷醇去除,因此不要为了获得这种效应而过多食用巧克力。早前有研究发现,黄烷醇可以通过维持人的血管健康保持正常的血压,通过降低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来维持健康的血流,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维持心脏健康。
4、益生菌可预防食物过敏
近年来,食物过敏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在儿童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2014年报告称确认了一类能影响食物过敏反应的肠道细菌,比如,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差异存在显著性。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用益生菌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
5、高脂饮食影响生物钟,导致肥胖和代谢疾病
美国科学家们发现,高脂饮食还会影响生物钟。高脂饮食通过影响控制身体生物钟的分子机制,调控了肝脏的代谢功能。这些昼夜节律如果遭到破坏,就有可能促成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等代谢异常类疾病。
而好消息是,这项研究还发现恢复平衡的好方法:低脂饮食可使昼夜节律正常化。这些发现表明,生物钟能够根据饮食的营养含量来进行自身重编程。相关研究论文去年年底刊登在《细胞》杂志上。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十大饮食科学最新发现?让我们2015年吃得更健康
?美食意味着家的温暖,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让你在品尝的时候放松心情,在心里上起到安抚作用。你知道我们的立秋节气有哪些传统美食吗?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应该吃什么(科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应该吃什么(科普)篇一?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应该吃什么(科普)篇二?1、黄瓜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减秋膘”吃黄瓜是最好的选择。
?2、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而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除了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一点与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维生素P。维生素P是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此外,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还是蔬菜中的“抗癌强手”,其含有的龙葵碱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对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3、南瓜
?立秋人们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认为是“抢秋膘”的首选食物。这是由于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而南瓜具有润燥的功效,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认为吃了南瓜能够储备过冬的能量。当然南瓜的功效远远超过这些了,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常食南瓜还可防癌,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应该吃什么(科普)篇三?对于秋季的饮食养生,中医有少辛增酸的说法。人们一般理解,就是要少吃辣的多吃酸。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专家说,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才能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肺气。
?专家认为,从中医学角度讲,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3个月的时间,它的特点是天气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应该吃什么(科普)篇四?在熬过了漫长的苦夏之后,进入到立秋节气,我们才有机会将夏天闷热气候下消失的胃口找回来。同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北方各地在立秋时节上又有什么饮食上的习俗呢?你都了解吗?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经过了苦夏,人们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东北立秋要吃黄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京津等地区立秋有咬秋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东北,家里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大概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我们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本文来自作者[徭春方]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maipos.com/emai/34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徭春方”!
希望本篇文章《科普饮食-哪五种饮食最健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人造甜味剂会加剧代谢病人造甜味剂被普遍视作一种对抗肥胖和糖尿病的手段,比如木糖醇是人工甜味剂的一种,甜度为蔗糖的0.65~0.9倍,在人体中代谢不需要胰岛素,食用不会使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