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豆手链寓意浓浓的相思与深切的爱恋。中国社会一般认为红豆是相思豆。
红豆坚硬如木,光亮如漆,永不腐烂,永不退色,像一颗坚贞不变的心。红豆寄相思,自古今来流传了许多佳话,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五言绝句,借物抒情,使红豆成为最负盛名的相思豆,相思豆手链也就是寓意相思与爱恋。
相关传说: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
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于是之后红豆被认为是相思与爱恋的象征。
红豆为何会被古人寄托相思之情?
王维一首关于红豆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脍炙人口。
红豆文献记载 1.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三国魏·曹丕《列异传》) 2.战国宋国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晋·干宝《搜神记》) 3.战国时,卫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梁·任昉《述异记》) 4.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晋·左太冲《吴都赋》) 5.相思,大树也,其材理坚强,邪斫之则有文,亦可作器。其实赤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东汉·刘熙) 6.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颀《古今诗话》) 7.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扁豆,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 瑚”,是也。(唐·李匡乂《资暇集》) 8.红豆本名相思子,其叶如槐,荚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实,微扁。其可以饲鹦鹉者,乃蔬属藤蔓子,细如绿豆,而朱裳黑啄,结实甚繁,乃篱落间物,无足贵也。其木本者,树大数围。结子肥硕可玩。(清·屈 大均《广东新语》) 9.按古今诗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没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此与韩冯冢上相思树不同,彼乃连梓木也。或云即海红豆之类,未审确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0.海红豆树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云:结荚枝间,其子累累珠缀。若大红豆而扁,皮红肉白以得名,蜀人用为果饤。(《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树高三四丈,有荚如皂荚而细,每枝四五荚,如攒一处,长一寸而大仅如指。子三四粒缀荚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不落。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 许。(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 红豆的传说 顾山,位于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四县(市)交界处,属江阴,它是在南宋时就形成的古镇。顾山高50余米,状如蹲猫回顾,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处,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秋子熟,10月采摘。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阴县政府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有座红豆村,红豆村有座红豆院,红豆院里有棵千年红豆树。 顾山红豆院内的这棵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进入红豆院,我们见到这棵稀珍古树高大挺拔,枝干支撑到数十米外,形同巨伞,虽历尽千年沧桑,但仍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据管理人员介绍,此株红豆树每三至五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春夏之交开花,其色洁白。秋末结果,豆荚为茶色,状若鸡心。剥开豆荚,便是一粒心脏形的红豆,灿若云霞。 红豆树在江浙一带十分稀少,千年古树,更属罕见。顾山红豆有一个特点,就是颗粒特别硕大,这是别处的红豆难以比拟的。红豆树在我国为三级保护植物,又由于数年才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所以种子便显得格外珍贵。 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代诗人刘大白在获得一荚双粒的“双红豆”后,曾激动地写下《双红豆》一诗:“豆一粒,人一囊,红豆双贮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当心房,偎着心房密密藏,莫教离恨长。”所以,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自古以来便被当作爱情的信物。红豆,又被人们当作“吉祥压邪”之物。人们将殷红似火、光鉴玲珑的红豆,嵌在戒指、手镯、项链等贵重饰物上随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红豆不仅仅被当作爱情的信物,许多人还借红豆寄托对祖国、对故乡和亲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顾山红豆村人民,曾精选8粒大红豆寄给毛泽东主席,以表达对人民领袖的感激与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让中央办公厅回信,对顾山人民表示感谢。近年来,许多海外游子和港台同胞,特意来顾山红豆院观光,并带回几粒红豆珍藏,以寄托对祖国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红豆的文化意味 产于两广一带,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红豆是我国的独特的文化产品,是中华民族悠久,神秘。古朴的传统文化。“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当时社会的民族风情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相思》诗,它反映出哪个历史时空的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饰品作为情物相赠情人的动人情景。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爱情无价,红豆无价。相思红豆的寓意,不仅包括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患难与共分离后的情,民族国家之情,人类相依相爱之情。此情博大,相思无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相思豆的由来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红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的相思红豆,粒形特大,直径8--9毫米,一市斤1700粒。?这种真正的相思红豆,大自然赋于它一种特质:质坚如钻、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纹路,皆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泪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 在民间,相思红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目前,相思红豆饰品风靡南国,时尚女性以佩带红豆精美饰品为荣,男女恋人纷纷为对方选择相思红豆饰品表达心中的爱意。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 红豆数量的特殊含义 不同数量的相思豆代表不同的意义。? 1颗代表“一心一意”?2颗代表“相亲相爱”? 3颗代表“我爱你”4颗代表“山盟海誓”? 5颗代表“五福临门”6颗代表“顺心如意”? 7颗代表“我偷偷地爱着你”8颗“深深歉意请你原谅”? 9颗代表“永久的拥有”10颗“全心投入的爱你”? 11颗“我只属于你”? 51颗代表"你是我得惟一"? 99颗代表“白头到老,长长久久” 红豆相思节 红豆七夕节来源于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由这一传说形成的七夕节,在我国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贵在一个情字,重在一个思字。宋朝著名词人秦观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鹊桥仙》来歌颂牛郎、织女爱情的真挚。《鹊桥仙》词中写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词一诗虽然内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们可以想象牛郎、织女分居两地,但以红豆寄相思。今天,红豆集团投入巨资,把传统的民俗节日七夕和红豆融为一体,举办“七夕红豆相思节”,是十分贴切的。周耀庭说,举行“七夕红豆·相思节”不是红豆人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红豆借机炒作,红豆要把“七夕红豆·相思节”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事业来做,他们准备用五个五年计划来推广“七夕红豆相思节”,以期唤醒国人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视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时至今日,七夕红豆相思节已过完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岁生日,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诗人余光中称赞红豆此举是“以红豆抵抗玫瑰”;贺敬之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七月初七日,红豆相思节”;著名画家、作家冯骥才对红豆弘扬民族文化,拯救传统节日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在欢庆相思节,如江苏无锡千里马电动车举办唱响红豆相思节活动,南京和辽宁等地一些企业和商家也在红豆相思节当天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红豆集团的首倡之功不可抹杀。[编辑本段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是什么,早无人在意……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一曲相思终断肠!
红豆本是植物名,又称作为相思豆。在古人看来是相思寄托之物。既然自古有之,那古人为什称红豆为相思豆呢?红豆代表相思的根源是什么?待我娓娓道来:
鸟相思鸟,树有相思树,豆也亦有相思豆。据说古代有位男子出征边塞,妻子因思念丈夫每日依树祈祷,让泪化作相思雨。泪干血流,滴滴鲜血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姑称之为之相思豆。这种象征相思意意义的红色小豆子代表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也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第二种红豆被称为相思豆的说法:
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姑娘丈夫去寻找幸福泉,而这位美丽的姑娘每天盼望等待着自己的丈夫,终日在山坡上观望哭泣。那滴洒到书桌上,别长出一颗颗红色心的红豆豆,人们也把这种红豆称为相思豆。
第三种关于相思豆的说法:
据《搜神记》传说宋康王的臣下,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而生。宋康王贪图韩凭妻子美貌,把韩凭囚禁。韩凭自杀身亡,韩凭妻子听闻丈夫不在人世也投台而死,并留有遗书希望尸骨与丈夫韩凭合葬一处;宋康王听到此事勃然大怒,下令把两人分葬对面,至此两坟相望。不久两坟各长出两棵树,树根交融在一起,树枝搭也交叉搭建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对,长于树上悲鸣。 宋国的人们听到此事,姑此树为相思树。
也有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泪落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这就是古人对相思豆的一种寄托和看法。
在我国民间,相思红豆和玉器一样有着灵性,开运吉祥的征兆,一些男女定情时,也会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来祈祷爱情顺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千古绝唱之诗涵盖了红豆真正的意义
本文来自作者[赫宏旭]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maipos.com/emai/34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赫宏旭”!
希望本篇文章《相思豆手链有什么寓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相思豆手链寓意浓浓的相思与深切的爱恋。中国社会一般认为红豆是相思豆。红豆坚硬如木,光亮如漆,永不腐烂,永不退色,像一颗坚贞不变的心。红豆寄相思,自古今来流传了许多佳话,唐朝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