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时代的产生有两个假说:
一、天文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2、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
1、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2、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屏蔽作用。二氧化碳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大变化,当二氧化碳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扩展资料新元古代全球性冰期事件是地球历史中最严酷的古气候事件,由于它在重塑地球表面环境和生物演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在最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雪球地球假说是关于新元古代冰期事件最流行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冰期时整个地球表面(包括海洋和大陆)均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并预测冰期的结束在全球范围内是等时和瞬时发生的。
已经报道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都表明成冰纪时期(~720-635Ma)发生了两次全球性冰期事件,即斯图特冰期和马里诺冰期。但是,高精度的年龄数据还比较缺乏,并且它们的地层和古地理分布十分有限,尚不足以证实冰期在全球范围内同时而快速结束的假说。
例如,根据已经获得的年龄数据,马里诺冰期的结束在澳大利亚晚于636.41±0.45Ma,在纳米比亚晚于635.21±0.59Ma,在华南介于636.3±4.9Ma和635.23±0.57Ma之间。上述年龄数据尽管与马里诺冰期结束的全球等时性相一致,但还不足以证实在上述三个板块冰期结束的等时性。
百度百科-冰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新元古代冰期消融瞬时性
冰川时代又称之为冰川时期,简称冰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1、天文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2、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
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③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 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本文来自作者[裂鹰王]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maipos.com/emai/32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裂鹰王”!
希望本篇文章《冰川时代是如何产生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冰川时代的产生有两个假说:一、天文学成因说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1、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